体验感是检验技术的最好标准 高校专家谈行业现状与未来

2023年2月9日 by 没有评论

对于刚刚开始的2023年,通过上月结束的“智能交通市场年度盛典”中的行业圆桌和嘉宾分享,我们也看到了各家智能交通企业对2023年的市场环境虽然仍抱有谨慎的态度,但都不乏大一场的决心。

那么从技术层面看,过去一年是怎样的?新的一年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方向?连续几年,赛文交通网在年初邀请高校的专家老师和我们聊一聊大家关心的问题。(2022;17位高校专家对智能交通发展思考:不盲目建设、进入瓶颈期)(2021;昨天、今天和明天 来自高校20位专家对智能交通发展的思考)今年也不例外。

赛文交通网采访了来自北京交通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宁波工程学院、山东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按首字母顺序排序)等院校的多位专家老师,从过去一年的智慧交通技术发展水平、现状,以及之后亟需攻关的技术等问题进行了分享。

问题一:近两年,智能交通行业中新技术新产品的投入开始回归理性,如何评价过去一年的智慧交通技术发展水平和当前行业的技术发展现状?

这几年,无论是行业领域还是研究院所,围绕前沿信息技术与交通行业应用的深入融合,开展了卓有成效、前瞻性的研究,也从原来大而全集成式逐步转入了行业领域深耕,在技术和理论方法的研究上,取得了很多成就,也出现了很多典型的应用。应该说总体上是比较超前的。

当前行业领域都在不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力点,特别结合行业业务流程的痛点和难点,寻求结合前沿信息技术,进行降本增效。

因此,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有深耕感知领域的,有着力车路协同的等等,在各自领域方面,做出了很多创新和成果。但是,从出行者角度看,可能还存在新技术、新应用对人民出行的“获得感、满意度”方面的提升还不是太显著。

过去一年智能交通技术发展开始减缓,前端设备的发展出现了瓶颈,缺少新的需求增长点,都在转向后端软件平台和大数据的建设。

国家的政策也有一些变化,各地不再大量建设交通违法抓拍,转变成如何改善民生,执法更加人性化,不再以罚代管,当前应该深挖行业用户的痛点,以改善交通状况,提升出行体验为目标。

智能交通行业的绝对大金主是政府,这很幸运,因为政府花钱往往很大方。假如智能交通行业的绝对大金主是老百姓,这很不幸,因为老百姓花钱往往很算计。

当政府财政长期吃紧时,智能交通行业立刻就会感受到刺骨的寒意。因为企业不再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好奇心和探索欲,智能交通产品再不回归理性,企业就没法继续活下去了。

什么是理性的产品?简言之,就是即使用户的钱袋子再紧,也舍得购买的产品!也就是在用户眼里具有刚需属性的产品!大浪淘沙,让我们用这个标准衡量一下,哪些产品压根就不应该出现?哪些产品是花大钱办小事儿?哪些产品是历久弥新?、

一年的时间周期太短,对一个行业发展的影响评价相对比较困难。但是,智能交通行业中新技术新产品的投入的确逐渐趋于理性,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交通行业多属于2G项目,各地政府受疫情影响财政吃紧,导致对智能交通建设的投入尤为谨慎,也就是说管理方更理性了;

二是随着前期智慧交通建设项目的使用效果反馈来看,部分产品或技术存在比较“虚”的情形(如不满足需求、效果不理想、功能不完善等),需方供方提出了更为理性的要求;

三是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单位在前面两个因素的反馈下,产品的设计与研发更加求真务实。

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过去一年智慧交通技术和行业的发展水平应该说是稳中有进,进中有新。

目前的智能交通技术,在真正解决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问题上,发挥的作用与其投入的资金还没对等起来,还需要进一步往真正解决问题的角度去投入和发展。

过去一年,新冠疫情一次次席卷重来,国民经济受到了较大影响。交通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战略性行业,在疫情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大背景下,各方面发展受到了很大冲击。

但是过去一年在交通行业人员的努力下,智能交通领域总体发展水平得到较大提升。

其中,国内多所高校获批了“智慧交通”本科专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军团化运作,集中发力,打造车路云一体化的智慧交通系统;信联科技、黔通智联、通行宝等ETC运营企业陆续上市,共同推动智能交通实现高水平发展。

这一年,智能交通的发展也收获了多项标志性成果,例如山东省京台高速建成了全国里程最长的开放式车路协同试验路段(单侧20公里)和全国首条全向/定向毫米波雷达融合路段(长达48公里),搭建了全国首个“建管养运服”全业务域、全寿命周期“省域级”智慧高速云控平台。

在智能交通领域,虽然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已经追赶上先进国家的水平,并在多项技术中达到国际先进乃至国际领先水平,奠定了中国智能交通的地位。

得益于5G、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技术,我国智能交通将进入大规模商业化阶段并长期保持全球领先水平。

过去一年,智能交通行业经历了疫情带来的冲击,在调整和转型中前行。个人感觉,2022年智慧交通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两个显著特点:

一是政策导向更加明确。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科技强国和数字中国。2022年3月,交通运输部、科学技术部联合发布的《“十四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融合。

智慧交通技术与产业作为几个强国建设的重要结合点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处于很好的战略机遇期。

二是重点领域更加聚焦。“数字交通”“双智城市”“智慧高速”等无疑是2022年智能交通行业的关键词和重点发展领域。数字交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以数据为关键要素和核心驱动,促进物理和虚拟空间的交通运输活动融合交互。

双智城市致力于实现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智慧高速加快了我国传统高速公路的数字化升级和智慧化建设。在上述过程中,数字孪生、车路协同、雷视融合、云控平台等智慧交通新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

我国的智慧交通已进入开发应用阶段,应用信息技术提供的支持手段,在交通规划与管理、电子收费、出行者信息、车辆安全与辅助驾驶、紧急事件与安全、运营管理、自动公路等方面进行技术研发和集成创新,在智慧公交、智慧停车、不停车收费、车辆联网监控、路网运行监管等领域已取得一定的成果。

近年来,车路协同技术成为了交通领域的热门应用,该技术在对车辆和道路协同管理的同时,可优化系统资源配置,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缓解交通拥堵。

在智能交通前沿技术理论研究方面,已逐渐开始聚焦智能驾驶车路协同场景下的各种科学问题,特别是在自动驾驶与人工驾驶混驾环境。

Leave a Comment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